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当前位置: 首页  景观人文  人文地理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畜牧业

所在地区:内蒙古   时间:2007年11月22日 14:46:00  【加入收藏夹】【举报】【关闭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县份,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居住在前郭尔罗斯的广大蒙古族牧民,一直过着“俗无常居,制遨乐车趁水草而住牧”的原始游牧生活。他们“喜战斗,好围猎,不树五谷,不种蔬菜,渴则取马牛羊之乳而饮之”,“车上造家,以毳为幕,饥则食膻肉,渴则饮酪浆”。 清朝初期,有了一此零散的粗放的农业,但不铲不趟,春种秋收,仍然以畜牧业为主。清朝中后期,农业生产发展较快,蒙古族牧民逐渐由以牧为主的游牧生活改变为半农半牧的定居生活,牧群相对减少,放牧仍然是游动。清朝末期,蒙地弛禁,郭尔罗期前旗的大草原逐渐开垦为耕地,草原变小,牧畜减少。但随着大批汉人的迁入,携带农具、畜禽进行垦荒、种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在封建社会中,放牧场、打草场大部分都被王公、台吉们占有,蒙汉族贫苦农牧民只占有极少量的牲畜,奴隶根本没有牲畜,终身为王公贵州效力。1908年,有牛30000头,马15000匹,羊30000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郭县的畜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动力畜牧业发展阶段。建国初期到1965年,百废待兴,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农耕畜力不足是当务之急,迅速恢复和发展动力畜牧业成为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农牧并重、农牧结合”的方针,开展了爱畜保畜活动,搞好牲畜配种工作,变农民个体饲养牲畜为牲畜作价入社、集体饲养。 产品畜牧业发展阶段。1966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由于前郭县农耕畜力的基本解决,加之机、马、牛相结合,全县畜牧业生产重点开始转到了以肉食供应为主的产品畜牧业轨道上来,实行了“以猪为首,全面发展畜牧业”的方针,并相应地实行了“派养派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饲养成的积极性。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大牲畜仍实行集体饲养,而生猪生产实行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由于畜牧业生产单一,单纯强调增加头数,饲养水平很低,畜牧业仍未摆脱依附于种植业的家庭副业范畴。 产品畜牧业向商品畜牧业过渡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前郭县委、县政府把工作的着重点真正地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调整了畜牧业生产布局,确定了西部的乌兰敖都、查干花、东三家子、乌兰图嘎、乌兰塔拉、深井子(现海勃日戈)、套浩太(含宝甸)、重新、蒙古屯、孤店(现浩特芒哈)等十个公社为牧业公社,在生产上确定了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全面发展的经营方针,并经省政府的批准以牧为主的公社核减了部分征购粮任务。全县按照省委、政府“以发展猪禽为重点,实现肉蛋自给”的方针,采取了“取消派养,放开经营,放开畜禽价格”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伴随着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有力地推动了畜牧业由产品生产向商品生产、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达变。全县逐步建立健全了牧业生产责任制,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或采取包、定、奖等方法。县委、县政府作出了《进一步放宽政策,加快畜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规定》,调动了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千家万户分散饲养成为主体,并出现了一些专业户、重点户。 前郭县委、县政府坚持“农区、牧区并重,数质并重, 以发展养羊业为突破口,积极饲养生猪、牛和家禽大力发展畜牧业” 的指导方针,各乡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调整了牧业内部结构,畜牧业生产逐步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1986年牧业两户发展到2511户,全县产羊毛503200公斤,出栏商品猪92684头,牛11425头,羊57899只,牧业产值达5100万元。1987年,以国营种畜(畜牧)场和畜牧站为依托,发挥其良种技术优势,实行以场站带户、场户联营的形式饲养中国美利奴羊,场站带户发展到196户。1988年,前郭县首次承办了吉林省前郭羊毛拍卖市场。1989年,前郭县在开展省政府提出的“畜牧年”活动中,提出了“把畜牧业从多种经营中分离出来,由副业型畜牧业变为相对独立的支柱产业”,全县集体饲养场已发展到22个,饲养畜禽专业大户549个,专业户5321个,场站带户3500户,畜牧业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全县生猪发展到315538头,绵羊发展到301789只,家禽饲养量达318.5万只,其中鹅124.9万只,大牲畜饲养量达到126324头(匹),其中牛65977头。畜产品产量和牧业产值较大幅度增长,全县肉类总产量达17736吨,禽蛋产量6259吨,奶类产量6514吨,绵羊毛产量928吨,牧业产值达1.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 商品畜牧业发展阶段。1990至1995年,前郭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商品畜牧业的政策,畜牧业产业加快升级,商品量和外销量加大,外向型畜牧业趋势开始形成。1991年,本着完善服务体系,搞好社会化服务的总方针,抓综合服务,抓品种流通,发展畜牧业生产。全县共出栏商品猪14.18万头,出栏率68.6%,出栏牛1.75万头,出栏率27%,家禽出栏124万只,出栏率38%,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1680吨,禽蛋6716吨,绵羊毛1058吨,鲜奶6500吨,各类规模饲养户达到6769户,饲养畜禽965770头只,其中养猪户(场)980个,饲养量18267头,养牛户场898个,饲养量17903头,养羊户场2773个,饲养量1600只,养禽户场2550个,饲养量688000只。1995年6月,实施了“黄牛开发工程”,逐步形成牧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良性发展格局。畜禽饲养量、畜产品产量和畜牧业产值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畜牧业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中轴产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生猪饲养量达到40.1万头,存栏21.1万头,羊饲养量达45万只,存栏30万只,牛饲养量达到7.5万只,存栏6.2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420万只,存栏220万只,畜禽产品产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肉类总产量达2.67万吨,禽蛋产量达0.86万吨,羊毛产量这1800吨,畜牧业产值突破了历史最高水平,实现牧业产值4.1亿元(现价计算),牧业总牧入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30%。全县各类规模饲养户场达到1.3万个,饲养畜禽150万头只。 市场畜牧业发展阶段。1996年以后,前郭县实施了牧业大县建设,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大科技投入,突出肉牛、绵羊、肉鸡三项开发建设,重点推进规模经营,积极发展龙型经济,采取“龙头+基地+农户”的办法,加快了畜牧产业化进程,畜牧业已成为前郭县建设经济强县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全县牛、羊、猪、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8.6万头、75.4万只、70.6万头和2015万只,其中猪、牛、羊、禽存栏分别为24.1万头、10.8万头、40.9万只、744.1万只。畜禽产品产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肉类总产量达到9.2万吨,禽蛋产量达2.98万吨,羊毛产量达2688吨。牧业产值达6.29亿元,农民牧业人均纯收入700元。

发 布 者:
tianzi (发送站内信息)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分类导航
  旅游景点
  人文地理
  特产名优
地区导航
 北京  天津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山西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河南  河北  安徽
 湖北  湖南  海南
 西藏  青海  新疆
 陕西  甘肃  宁夏
 广东  广西  福建
 江苏  浙江  上海
 香港  澳门  台湾
 内蒙古  其它
推荐信息